|
連日來,在格爾木紅柳村的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景象。人們正忙著深翻、刨松、丟種、放滴灌、鋪地膜,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有條不紊。
據(jù)了解,今年是紅柳村仁達合作社第二年種植馬鈴薯,為確保合作社春耕生產所需農資供應充足,合作社早準備、早謀劃,積極做好農資儲備工作,為春耕生產順利進行打好堅實基礎。同時,合作社購置了幾臺馬鈴薯播種機,不僅提高了種植效率,也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。紅柳村黨支部書記李國善高興說:“我們今年計劃種植土豆500來畝,去年種了將近300畝,通過去年的種植,發(fā)現(xiàn)在我們這塊沙地里特別適合種土豆,種出來的土豆個頭大,品質特別好,深受市民青睞。”
在發(fā)展產業(yè)過程中,仁達合作社通過引進灌溉與施肥、施藥融為一體的水肥一體化新技術,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”的模式,因地制宜發(fā)展馬鈴薯,幫助合作社成員增產增收。
聲明:以上文章來源澎湃新聞,如涉版權,請通知0537-3163976刪除
|